承德幹線的前身,就是自1978年10月2日開通的266,最早一樣是新北投出發,只行駛至三張犁,而且是由大南汽車及光華巴士共同營運。直到隔年光華巴士退出營運後,就由大南汽車獨營。1980年代,266延駛至莊敬路、吳興街,同時有了士林~吳興街的266區間車,捷運板南線通車,加上信義計畫區的發展,約莫2000年與區間車一同延伸至捷運市政府站。 載客量不斷上升情況下,266一直是大南汽車所有路線裡面,班次最密集,生意最好的路線,行經台北7個行政區,延駛至市政府捷運站後,一趟來回不塞車情況下約需3.5小時車程,尖峰更是需要4個小時。 到了2018年4月2日,配合新一代幹線公車政策,將266正式改名「承德幹線」。並將266區間車停駛,最密4分鐘就有一班車。根據2024年台北市公車營收統計資料顯示,承德幹線排名第5,更是所有台北市幹線公車路線中最賺錢的一條,相信這條線未來仍是北投、士林、信義區的朋友們最仰賴的黃金線。
【北投公園】
位於北投區的一座露天溫泉公園。範圍是由中山路、光明路所圍繞之區域,位於地熱谷景觀公園旁。也是臺灣第一座溫泉公園,面積約3.98公頃,由陽明山公園管理所管理。北投公園一帶有著露天溫泉浴池、充滿知性的北投溫泉博物館,更有全台首座綠建築的北投圖書館等等。北投公園從捷運新北投站出站後步行約5分鐘就可到達,在這逛上一天是不錯的選擇喔!
【士林夜市】
以市定古蹟士林公有市場為中心,士林市場於1909年開業,到了2011年12月,士林市場改建完成,並在隔年啟用地下1樓美食街廣場。士林夜市的範圍東至文林路、西至基河路、北至小北街與小西街的三角地帶,是台北市內最大、亦是全台打卡次數最高的夜市地標。
【承德路、承德橋】
連結士林、北投大業路和通往淡水的大度路,根據1977年「台北市街道圖」中記載,七段為「百齡五路」、六段為「百齡四路」、五段為「百齡三路」。承德路最早是沒有分段的,到了1991年8月將承德路進行分段,後港墘地區的承德路被編為承德路四段,1992年4月1日則將百齡三路、百齡四路、百齡五路,更名為承德路五至七段維持至今。是台北市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之一。承德橋以承德路命名,於1979年完工通車。銜接承德路三段、四段。為劍潭、後港墘、士林等地與大龍峒、圓山往來之重要橋樑。
【台北小巨蛋】
位於南京東路、敦化北路交叉口。除了提供體育競賽場地之外,也經常舉辦演唱會、頒獎典禮等大型文藝活動,於2005年12月1日正式啟用,為台灣娛樂業界的指標場所之一。更有台灣第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溜冰場。
【台北大巨蛋】
為台灣唯一的巨蛋級室內棒球場,可容納約40000名觀眾,於2023年12月2日正式啟用,除了舉辦中華職棒賽事,國際棒球賽事之外,更是舉辦過國慶晚會及售票演唱會。喜歡棒球賽事的朋友們,不妨可以買票進場體驗一下喔!
【四四南村】
位於三張犁,位在約為現今信義路五段、基隆路二段、松平路、莊敬路一帶,為國民政府遷台後所興建的眷村之一,村內居民為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的廠工,又位於四四兵工廠南邊,故名四四南村,興建於1948年,為第一座被保留下的眷村,大部分已拆除,部分房舍另改建「信義公民會館」,常有市集及藝文表演活動,現今仍是信義區相當熱門的景點之一。
【糶米古道、糶米公廟】
糶米古道,全長約五百石階,旁邊即為新埤溪,在當時生活於三張犁地區的農民,為節省運送時間與體力的保留,開闢了這條山中小徑,給南港、木柵、深坑、景美等地米糧運送及貿易之用,全長約400公尺。沿途有財神廟、地藏殿等供參拜,走了大約三分之二的路途,糶米公廟也快到了,糶米公即為土地公,是唯一的古道遺跡。建立於道光年間,早期只是農民設置的簡易石砌小廟,在1987年,信徒捐款翻修糶米公廟,並將石階鋪上水泥,於1990年完工。順著糶米公廟旁的小徑往下走即可通往挹翠山莊的紫雲街,繼續往上走,再一次看到新坡嶺糶米公廟的牌樓,就是糶米古道終點。全程走完大約30分鐘,終點就是崇德街、千秋亭一帶。
【德興煤礦】
信義區山上有兩處舊煤礦坑,其一為糶米古道登山口旁的德興煤礦,日據時期由德興株式會社開採,1973年收坑。晚期進行整治後將廢棄已久的礦坑內部進行改善。
【和興炭坑】
位在舊埤溪旁,於1936年建立,沿著煤車軌道往前走,旁邊彩繪浮雕外牆刻畫出煤礦的製程,彷彿回到當時採礦的場景。這裡有一處蝙蝠洞,若是運氣不錯還有機會看到蝙蝠的蹤跡,沿著迴旋梯往上走就是和興炭坑的坑道口,坑道口內部陳列著採煤場地、通風作業等圖解,僅10公尺。
【惠安公園】
從神學院的吳興街394巷進去,再順著吳興街320巷54弄走約3分鐘就到了,環形的動線左右兩邊都是相通,寬闊的草坪遮蔽了陽光,在涼亭乘涼是相當舒服的。貼上馬賽克磚的蜻蜓樣式造景階梯,相當吸睛。來到制高點,映入眼簾的即是可欣賞到台北101大樓的觀景平台,若是跨年想觀看美麗的煙火,又不想這麼人擠人,這裡絕對可以拍出漂亮的煙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