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景點…你可能沒去過!搭藍幹線帶你探秘佳里小鎮風光,探訪佳里冷門景點|大台南公車 藍幹線 安平產業園區-佳里

在台南縣市尚未合併以前,到台南縣各地都是仰賴公路客運的路線,進入2013年,各區公路客運路線陸續合併及改號,其中主幹道的路線合併改為台南六大幹線,2013年4月1日起,原興南客運的7600【安平工業區-溪底寮-南鯤鯓】、7602【安平工業區-西埔內-南鯤鯓】、7603【安平工業區-佳里】、7663【安平工業區-馬沙溝】四條路線安平工業區至佳里重疊的路段合併為藍幹線,其餘改為藍支線接駁至各區。 藍幹線在台19線上不少乘客,佳里、西港、安南不少居民往返台南車站,是2024年全台南市載客量居冠的路線。 【安平工業區】 安平工業區位在台南市的西南方,離台南機場與安平港較近,以前這裡是一大片的漁塭及廢棄的鹽田,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,為了提升在地經濟與就業機會,1960、1970年代各地設立工業區,安平工業區就在1975年8月設立,佔地大約200公頃。 安平工業區設立後,1978年興南客運在新樂路購置5600坪土地,興建修理廠房與辦公大樓,1980年7月17日修理廠房與辦公大樓全部完工並遷入。

【永華路】

永華路是臺南市連絡五期重劃區的重要道路。紀念明鄭時期輔佐鄭成功開臺的陳永華而得名,只要是前往億載金城、安平定情碼頭都得走這,過往這裡還沒開發前,幾乎是農地及魚塭,直到市政府核定重劃區後,1997年臺南市政府與市議會相繼搬遷至永華路上,周邊開始產生新的住宅建案,讓這一帶開始熱鬧起來。 另外在永華路一段的「永華站」以前是興南客運的總站之一,原有的站房已經給情趣用品店承租。

【台南美術館二館】

我們現在經過的地方是台南美術館二館,位在府前路與忠義路的交叉口,建築本體是由台灣建築師石昭永與坂茂建築設計事務共同設計,以台南市特色鳳凰花作為基底造型,搭配錯位與垂直堆疊的幾何空間,非常有現代的設計感吧!除了嶄新的二館之外,還有古色古香的一館在南門路喔,孔廟及林百貨都在附近,可以順便去逛逛~

【湯德章紀念公園/民生綠園】

位在圓環中央的湯德章紀念公園,日據時期以前是大正公園,配合日本的臺南市區改正計畫,將這塊空地闢為圓環道路,並且分出七條道路前往台南各處,國民政府時代發生二二八事件,湯德章律師不幸在此被遭到槍決,1997年台南市市長張燦鍙ㄏㄨˋ 上任後,紀念受難者湯德章律師,因此更名為湯德章紀念公園。

【溪頂寮大橋】

跨過拓寬後的溪頂寮大橋,這座橋梁以前的名字叫「太平橋」,1936年第一代橋梁完成,由於這條橋是台南市安南區通往永康區的主幹道,車流量相當大,中間歷經兩次改建,橋梁越來越不敷使用,在2012年開始進行橋梁補強拓寬工程,2015年完工,因為鄰近溪頂寮,因此重新啟用後改名為溪頂寮大橋。

【溪頂寮】

溪頂寮就位在鹽水溪的北岸,境內有鹽水溪和嘉南大圳大排兩條水域通過,在清朝時代就有先民移住此地,運用鹽水溪溪水浮出的沙地上搭寮居住並開墾,當時地勢低窪,那種景象彷彿就是在「溪頂」,所以這一帶叫做溪頂寮。

【台19線】

過了六甲頂之後,我們進入台19線的範圍,簡單的跟大家介紹一下台19線吧!台19線從彰化、雲林、嘉義、台南各線的中心點貫穿,連結中南部的平原,因此稱為中央公路,經過好幾個鄉鎮區,溪湖、崙背、北港、義竹、鹽水、佳里至台南永康,總長137.1公里,藍幹線的路線,大約有一半的路線在台19線上。

【安順、和順】

說起安順,這個名詞其實是老地名呢!在古代時期舊稱「舊寮」,這個地名的由來,跟溪頂寮差不多,古早先民來到這個地方,用舊材料(應為就地取材)搭寮從事開墾;至日據時代始有多人來此,改稱舊和順寮,1945年光復後,台灣實施地方自治,將舊和順寮改名為安順里。

【西港】

我們現在經過的地方是西港區,西港區鄰近佳里、安南、麻豆等區,西港位於曾文溪北岸,以前是為臺江潟湖內港,曾經有船停靠到此運送旅客,並載送五穀、糖等等的貨物。後來因臺江潟湖淤塞陸化,失去港口機能,轉而變成農產品交易中心,西港最代表農作物是胡麻,故有「胡麻的故鄉」之美譽。

【佳里】

我們搭了100分鐘的車程,終於來到佳里,佳里位在大台南的西區,人口大約有58,000人,在台南縣市合併前,是台南縣人口最多的鎮。佳里區是大北門地區鹽分地帶的貿易門戶及經濟中心。日據時期以來出了許多文學家及詩人。此外也是西拉雅系平埔族蕭壠社的聚居地,是台灣最早的西拉雅文化發源地之一。佳里的代表農作物為牛蒡,是牛蒡的故鄉喔~

【佳里糖廠(蕭壠文化園區)】

說起佳里糖廠的故事,要從日據時期的蕭壠製糖所說起,這座製糖所是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臺設立第一座新式糖廠。光復後仍然以「蕭壠」的名字稱呼,直到1974年改制才改名佳里糖廠,1998年7月1日因國際糖價長期低迷,宣布停止產糖後,廠區荒廢7年的時間,直到2005年,台南縣政府將這塊地活化,成立蕭壠文化園區,除了臺南藝陣館、西拉雅平埔族文化館訴說當地的文化歷史之外,還有兒童圖書館及舊糖鐵辦公室站房展示喔!

【佳糖車站】

在過去的佳里糖廠內有糖鐵的隆田線運輸,並設蕭壠驛在糖廠旁邊,以前糖鐵雖然以貨運為主,但仍然有載客,而且還可以轉乘台鐵!蕭壠車站來來回回更名不少次,這裡我就不多闡述了,1970年配合業務合併,再改為佳糖車站。 1988年佳里糖廠結束產糖後,車站內的調度室一併荒廢,直到廢除的糖廠活化成為園區後,2024年11月重新復刻車站的調度室模樣、售票口、候車室及站長桌等,讓大家回憶糖鐵的乘車時光。

【佳里中山老街】

最後我們來到佳里中山老街,就位在興南客運佳里站旁邊,佳里以前是西拉雅平埔族蕭壠社大本營,所以舊名是蕭壠,「蕭壠」的意思是「河川曲流的地方」,這裡剛好位於曾文溪下游,瀕臨河岸亦靠近海口,是各社中最依賴魚產的村子 清朝康熙年間,是濱海民番貿易之處,到了雍正時期越來越繁榮,形成市集,從現今的金唐殿前聚集成市,一路朝北到北門農工、中山公園,大約3公里長,這條就是現在的中山路,俗稱中山老街,這一整條街,在清代以前是傳統閩式街屋,日據後才改建成今貌,還有不少房屋保留日據時期的風貌。 佳里老街的金唐殿,廟前為市場,廟後為學堂。金唐殿保留完整剪黏名匠何金龍珍品聞名,經核定為市定古蹟,名列南瀛百景之一,佳里金唐殿與歸仁保西代天府、北門南鯤鯓代天府,稱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